本网讯(通讯员:杨东波)在国家鼓励青年学子关注家乡发展、投身社会实践的时代浪潮下,艺术学子积极响应号召,回到家乡,开启了意义非凡的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之旅。他们用青春的足迹丈量故土,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希望,用温暖的行动传递爱心,留下了一幕幕精彩瞬间。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,见证青春与家乡的双向奔赴!


我是艺术设计学院23120301班的朱世承。在过去的三周里,我有幸深度融入到扬州市邗江区邗上社区的活动中,积极参与了“闹元宵”与“上门送温暖”这两项意义非凡的活动。
在“闹元宵”的活动中,我与社区居民一同探索元宵节的乐趣,不仅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深刻体会到了节日背后所蕴含的团圆与和谐之美。而在“上门送温暖”的行动中,我怀揣着社区的深情厚谊,走进一家又一家,将温暖与关怀亲手送达。那一刻,看到居民们脸上洋溢出的真挚笑容,我深感这份付出的无价与宝贵。
这三周的社区实践,无疑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。它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,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,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、如何去奉献社会。我将把这份宝贵的记忆珍藏心底,让它成为我未来道路上的一盏明灯,照亮我前行的方向。


我是艺术设计学院24120101班的刘昕宜,今年寒假,我参与了“返家乡”实践活动。以赣州市社区志愿者的身份投身家乡建设,这段经历让我收获满满,也对家乡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初到社区,我协助工作人员开展人口信息登记工作。随着工作的推进,我逐渐掌握了技巧,也变得更加耐心细致。在与居民交流的过程中,我听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,了解到家乡这些年的变化,那些关于邻里互助、家庭变迁的点滴,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眷恋。
社区组织的关爱老人活动,也让我印象深刻。我们陪老人们聊天,帮他们打扫房间、采购生活用品。看到老人们脸上绽放的笑容,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。那一刻,我明白了志愿服务不仅是给予他人帮助,更是收获温暖与感动。
这次寒假实践,让我走出了书本知识的局限,真切地融入家乡生活。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协作,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意义。未来,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,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让青春在家乡的土地上绽放光彩。


我是艺术设计学院24120203班级的王一诺,在这个充实的假期,我有幸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,于长安街办公室开展实践,深入了解基层工作,收获颇丰。我主要负责协助文件整理与归档,每天处理大量文件,需细致分类、编号并录入系统,确保文件存放有序,方便后续查阅。
这段实践极大提升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。在与同事、群众交流过程中,学会清晰表达想法,耐心倾听诉求,有效解决问题。同时,我的办公软件操作技能也显著提高,能够高效完成文件处理、数据统计等任务。在思想上,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,它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,每一项决策、每一次服务都关乎民生,这让我更加关注社会,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实践中,我发现自己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不足,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也有所欠缺。未来,我将加强自我锻炼,主动参与更多复杂工作,积累经验。这次返家乡实践是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,我会带着这份收获,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前行,为家乡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

我是艺术设计学院24120201班级的甘丽娜,在过去的三个星期里,我参与了社区的一系列社会实践,包括宣传安全知识、发放书本、介绍相关知识、打扫社区卫生、协助社区工作和整理文件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,也让我对社区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首先,通过宣传安全知识,我见证了居民安全意识的整体提升,这对于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。同时,发放书本和介绍相关知识,让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充实,技能水平也有所提高。在打扫社区卫生和协助社区工作中,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团队合作的力量,社区环境因此变得更加整洁。
此外,整理文件的工作让我学会了细致和条理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这三周的社会实践,让我认识到服务社区的价值,也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。我将把这些宝贵经验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,继续为社区贡献力量。
初审:侯天放
复审:楚玉彪
终审:曹永利